2.4 偷电现象严重 城中村楼宇密集,除了主干道稍微宽敞,大部分楼宇之间间隔较小,甚至形成握手楼,且由于城中村电力线路以架空线居多,许多沿墙架设的线路经过居民窗户前,部分用户为节省电费,通过私拉乱接获取电力供应,造成严重偷电,从而导致配电设施在用电高峰期严重过载、频繁停电。以深圳罗湖区湖贝村为例,该片区存在大量“三小”用户(小工厂、小作坊、小商铺)。众多耗电量惊人的小作坊、小工厂隐藏在居民楼中,挤占普通居民的用电资源,且海鲜市场、商铺成群,握手楼大量存在,架空线路凌乱,私搭乱接现象普遍存在,是偷电事件泛滥的重灾区,近年来新增的变压器几乎全部过载。 2.5 新增变压器无地可建 由于违建造成城中村用地紧张,许多原本的供电走廊已不复存在,且城中村地产为村民带来巨大收益,因此村委会大多不愿意向供电局提供新的变压器及配电房用地,从而造成新增变压器无地可建的尴尬局面。新增变压器找不到安身之所,不少经过反复勘察选定的地点,临到施工时,又会因村民认为变压器与房屋距离过近、噪音及辐射较大等缘由遭到阻挠。为了遵循配电变压器使用规范,城中村变压器最大容量一般不可超过1250kVA,供电范围也不宜过大,种种原因都造成城中村配电变压器总容量供应受限。 2.6 箱式变压器的局限性 目前为了在城中村中节省用地,供电局为城中村新增的变压器多采用箱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即是将传统变压器集中设计在箱式壳体中,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低噪声、低损耗等优点。但是箱式变压器也有其缺点,一是其负荷开关浸在油里,油被电弧碳化、分解,产生乙炔等有害气体,使其性能下降,从而容易发生低压负荷开关跳闸。二是由于箱式变压器长期处于太阳的直晒下,影响塑壳断路器的散热,使得断路器不能正常开断负载及短路电流,容易引发高压侧故障。在炎热的夏季,箱式变压器这两个缺点就更是被放大,因而在同等情况下,所能承受的负荷比室内变压器要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城中村用电难的问题。 3 破解城中村用电困局的几点建议 3.1 实行“公改专”及用户自筹资金建设台区 所谓“公改专”,是指将公用变压器台区中 “报小用大”的非居民用户用电,通过用户自己投资设置专用变压器供电的形式,避免与居民生活争电用。用户自筹资金建设台区则是针对城中村地区利用居民住宅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用户,实际用电负荷未达到专用变压器供电标准的,通过用户自筹资金联合建设台区的措施,将其用电负荷迁移出原公用配电变压器。在政府对于城中村违章建筑用电政策尚不明确的情况下,该方案可以作为折中办法缓解城中村用电难问题。 3.2 限制违章建筑的用电负荷 解决违章建筑用电问题主要需要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明确违章建筑用电的相关政策,供电局应积极配合政府对违章建筑进行断电。其次,供电局应组织人员不定期巡查违章建筑的用电情况,对私拉乱接、转供电等非法现象,一经发现坚决拆除;第三,加强用户报装资料的审核,凡“三证一书”(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不全的用电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对于新增违建房屋及进行隔板房改造的业主所申请的新增报装用电坚决不能批复,对已接受申请但未送电的建筑施工用电用户进行摸底排查,如有“三证一书”不全等违法情况的一律停止办理相关业务。 3.3 利用城中村改造项目解决变压器用地问题 长期以来,城中村的建设都存在着无序性、盲目性等特点,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城中村配电网络的改造与重建,电网建设及电力设备安置都存在着征地难这一老问题。为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各地政府普遍推动各种模式的城中村改造计划,供电企业应利用好这一契机,与地方政府通力合作,通过城中村改造项目解决变压器用地问题。 3.4 调整变压器分布结构 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增加变压器用地的同时,供电企业也应积极调整城中村变压器分布结构,依照城中村土地及周边环境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供电可靠性及用电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在城中村外围新增变压器,结合原本处于村内负荷中心的原有变压器,形成“以中心辐射为主、外围补充为辅”供电网格化模式,这样也可以有效减少因土地问题而与村委产生的摩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捷。 3.5 坚决打击偷漏电行为 打击偷漏电行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供电局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城中村改造工作,在改造项目中对老化的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并对电网进行重新规划,将架空线路改为地下电缆直埋敷设,增加用电安全性,尽量减少沿房屋墙壁架设的架空线路,尤其是表前线路应加装套管,增加偷电难度,从源头上杜绝偷电行为;二是加大用电检查力度,联合政府进行用电检查,供电企业没有执法权,能做的工作有限,但还是应该继续加大反偷查漏工作力度,对私拉乱接、转供电等非法现象,一经发现坚决拆除。 4 结束语 |